泛宝汇
一个分享图文教程的博客

你与高手的距离(上)

运动回来忙完时间已不早,看了篇有意思的文章,虽然有点负能量,不过挺有道理,转载过来一起阅读:

1

有人读了很多书,变成了高手;更多人终日学习,却依旧平庸。为什么?

◆ 人人都是掘地蜂,我们以为的理性决策,不过是对既定思维的自发式反应。

◆ 决定你层次的不是知识量多少,而是心智模型高低。

今天是一个学习的时代,终身学习成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

对很多人来说,每天不在朋友圈晒一晒自己新的学习成果——读的书或文章也好、摘抄的金句也好、面见高人的心得也罢——就会觉得这一天过得很low,没逼格。

这当然是一个好事情。巴菲特的合伙人,今年93岁的查理·芒格就说过:“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是每天读书的——没有,一个都没有。沃伦·巴菲特就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能参加混沌大学的诸位,当然都已经知道了学习的重要。但我要问的问题是:为什么你终日学习,却依然无法望巴菲特的项背?

换个更形象的说法:为什么我读了很多书,人生依旧迷茫;为什么我上过很多课,依然并没有什么卵用?

回答这个问题,我先来讲个掘地蜂的故事。

掘地蜂是种看起来很智能的昆虫。它会麻醉蟋蟀,把失去行动能力的蟋蟀拖到洞里,然后产卵,让自己的幼虫吃着这只蟋蟀长大。

我们今天只看其中一个细节。在掘地蜂把蟋蟀带回洞穴时,它先把猎物放在洞穴口,自己先进洞勘察一圈,确保一切安全之后,才把蟋蟀拖到洞穴里去。

科学家曾经非常惊叹于掘地蜂的智能,于是针对这个细节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趁掘地蜂进洞勘察时,科学家把猎物拿远一英寸。他们发现,掘地蜂从洞里出来后,会把猎物拖回洞口,放下,然后重新进洞侦查。科学家重复同一个动作40多次,掘地蜂就是不把猎物直接拖进洞里去。

这说明什么?说明掘地蜂看似智能的行为背后,其实是基于基因的刻板的、自发的行为。

针对掘地蜂,哲学家丹尼特提出了一个有点恐怖的问题:“你凭什么确信自己不是掘地蜂?”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问题时,内心是一颤的。但科学给出的答案,似乎更让人绝望:我们人人都是掘地蜂。

研究证明,人类95%的行为是基因决定的自发式反应,而另外5%的所谓理性行为,也往往是既定思维决定的自发式反应。

也就是说,我们看似理性的行为,几乎都是刻板的自发式行为。

我们以为是“我”在学习和决策,其实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或者叫“心智模型”在主导人生。

决定你能力层次的,并不是你的知识量多少,而是你的心智模型高低。

芒格说:“人类只有发明了发明的方法之后才能快速发展;我们只有学习了学习的方法之后才能成为高手”。

这个世界上只有0.01%的人能够成为厉害的人,而99.99%都不太厉害。决定性的差别在于你是否掌握了学习背后的道理,你是否拥有更高级的思维模型。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个让人高下立现的“学习背后的道理”。

2

为什么很多行业老手,专业技能非常娴熟,人生却不过尔尔,并没有绽放太多光彩?

◆ “一万小时定律”有着巨大的缺陷——长时间的反复练习并不必然导向成功,甚至能把你练废。

◆ 专业选手和业余选手之间的本质区别,并不在于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而在于是否掌握了套路。

◆ 刻意练习者的成功公式:成功=核心算法(套路)*大量重复动作。

◆ 习惯严格按照每天、每月To-Do List(计划表)生活的人没啥前途。

◆ 不要做“chicken head”,不要作舒适区里炫技的小猴子。

这些年,我一直有一个困惑。

我这辈子最大的业余爱好是打拖拉机,但我发现我打得再多,水平也不上涨了,甚至还有倒退。

后来,我发现这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好多人的问题和我类似。

比如,我有个朋友酷爱打高尔夫,财务自由退休后,甚至天天都在打高尔夫,但他同样困惑遇到了水平天花板。

而我们混沌的同学里,也有人问我,为什么他创业大半辈子了,但感觉自己只能算是个创业者,就是不能把那个“者”字变成“家”。

按照以前的学习理论,这些问题除非归因于天赋太差,好像就无解了。

有个著名的理论叫做“一万小时定律”,它认为一万小时的练习能让平凡人变成大师。我也曾经深信这个道理,但我打牌早超过了一万小时,为什么还不是大师呢?

直到我读到了一本书,这个困惑终于解开了,这本书就是《刻意练习》。

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万小时定律”有着巨大的缺陷——长时间的反复练习并不必然导向成功,甚至能把你练废。

为什么?

低水平的重复练习确实能带来熟练的技能,但同时会让人沉湎于技能带来的自满中,不再进步,不再思考,甚至变得麻木。

我们常说“熟能生巧”,但一旦技能“熟”到不用想就“巧”的份上,也许你在这个领域的水平也就戛然而止了。研究表明,一旦动作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即使再多练几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

经验会让你掉进不思进取的舒适区,却并不能让你成为更优秀的人。

有一个外国足球教练来到中国,他发现中国的足球运动员在训练的时候就只练一种“下底传中”战术。这样的球员不管场上实际情况如何,就只做一个技术动作,变成了没有任何创造力的机器人。

这就是被“一万个小时”练废了。

那么你就要问了,我到底该练什么呢?

《刻意学习》这本书告诉我们,专业选手和业余选手之间的本质区别,并不在于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而在于是否掌握了套路。

什么是套路?人们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绝非是零散的信息和随意的动作,它们大都具有某种“结构”,这些结构就是套路。

举几个例子。

比如婚姻专家。顶级的婚姻专家只需要15分钟,就能看出一对夫妻未来是否幸福。他们靠的不是经验,而是套路:他们会集中判断夫妻间是否存在一方鄙视对方的现象。

婚姻中最大的杀手是成长不同步,一旦夫妻间存在了鄙视关系,就很难有长久的幸福了。这里插一句,所以我们混沌大学的同学一定要两口子一起听课,共同学习,以免影响婚姻和睦。

再比如团队咨询专家,他们如何快速判断一个团队的合作质量呢?他们的套路是组织团队讨论,观察团队成员的发言是否平均。如果不平均,那么这个团队一定存在沟通障碍。

再比如棋手,研究发现专业棋手只把很少的时间花在比赛上,而把绝大多数时间用在背棋谱和定式上。

棋谱是专业棋手的套路,算法是码农的套路,案例是律师的套路,公式是数学家的套路,而定律是科学家的套路。

我很喜爱的作家万维钢在他的著作《万万没想到》里就有这样一句话:对脑力工作者来说,水平高低在于掌握的套路的多少。

我和罗辑思维的CEO脱不花交流时,她说过一句话深深触动了我,她说罗辑思维是一家有理论癖好的团队,不管做了什么成功的探索,都要试图去总结它背后的道理。

我觉得,掌握套路,这是罗辑思维能够从大量依靠天赋成功的自媒体中脱颖而出的根本原因。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关于成功的公式:成功=核心算法(套路)*大量重复动作。

于是,我们就能够定义失败了,同时也回答了这个问题:为什么很多行业老手,专业技能非常娴熟,人生却不过尔尔,并没有绽放太多光彩?

我曾经和京东商城的首席战略官廖建文聊过一个问题:有什么样工作习惯的人没啥前途。

他给我的答案让我很吃惊。他说,习惯严格按照每天、每月To-Do List(计划表)生活的人没啥前途。

为什么呢?

他说这样的人是“chicken head”,就是这种人活得像小鸡啄食一样,不断地点头点头点头,脑子里只有“去做去做去做”,但只是机械重复日常工作。一生一世重复,绝无建立新知识的可能,再无进步。

所以,我们的人生一定要不断冲出技能的舒适区,跳入更有挑战的伸展区。要建立自己认知世界的结构,要不断追问事物背后的道理,而不要做舒适区里炫技的小猴子。

—原文转自混沌大学,作者李善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联络站长处理。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泛宝汇博客 » 你与高手的距离(上)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